一、指导思想
依据学天9国际天9国际IOS安卓全站五年规划教师发展目标,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师德修养与教学特色为主要内容,在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基础上,评选出上海四中师德优良、教学特色明显的优秀教师,突出其教学特色,彰显其人格魅力,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二、评选要求
1.对象:40周岁以上教师(1980年12月31日之前出生)。
2.奖项:本次大赛奖项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个等第。
3.名额: 本次大赛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三、评选办法
(一)比赛程序
1.初赛
(1)比赛时间:第十周。
(2)比赛形式:设计学科单元试卷或测试卷,填写学科单元评价设计属性表(具体要求请参考附件)。
(3)具体操作要求:每位教师设计一份学科单元试卷或测试卷并附上学科单元评价设计属性表,于11月6日之前以电子稿的形式交给教研组长。
遵循教研组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的原则,各教研组推出优秀教师参加复赛(大学科教研组至少推荐2人参赛,其余教研组至少1人参赛) 。
2.复赛
(1)比赛时间:第十一周。
(2)比赛形式:撰写教案。
(3)具体操作要求:参赛教师根据十三至十四周课时教学进度安排撰写一份教案,于11月13日前以电子稿的形式交给教研组长。
排名在前十二的教师参加决赛。
3.决赛
(1)比赛时间:第十三至十四周。
(2)比赛形式:上公开课,撰写公开课说明。
(3)具体操作要求:参赛教师于11月18日之前上报开课课题、时间和开课班级,具体开课时间由教学处统一安排。
参赛教师撰写一篇关于本次公开课的说明,1500字左右。
(二)评定方法
天9国际天9国际IOS安卓全站“三奖”评选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单元试卷或测试卷(10%)、教学设计(30%)、公开课评比(60%)的评比标准,按照分数由高到低的顺序评选本次大奖赛一、二、三等奖。
(三)参考指标
详见附件一、附件二、附件三。
四、评委组成
天9国际天9国际IOS安卓全站级领导、中层、区(天9国际天9国际IOS安卓全站)骨干教师。
天9国际天9国际IOS安卓全站教学处
2020年10月
附件一
单元终结性评价设计量表
学科 | 设计者姓名 | ||||
年级 | 教材单元/主题单元 | ||||
评 价 项 目 | 权重 | 评价指标与分值 | 得分 | ||
属性表 | 设定单元评价目标 | 10 | 1.指向学科素养,以单元教学目标为依据。 5’ 2.涵盖全部单元教学目标,体现单元教学目标的重点。5’ | ||
设计单元评价方案 (双向细目表) | 20 | 1.评价框架结构完整,体现总题量,题目类型。 5’ 2.体现评价的满分值,预估得分值 。5’ 3.体现学生完成试卷、测试总时长。 5’ 4.体现评价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中的标引相一致。5’ | |||
分析与反馈结果 | 20 | 1.评价活动的达成度与目标的一致性。 5’ 2.实际得分率与预估差异的原因分析。5’ 3.指明教学改进建议或学生学习建议。 5’ 4.体现单元评价活动修改建议。 5’ | |||
试卷 | 试卷说明 | 5 | 阐明试题中体现的学科素养,说明单元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介绍试题中原创或改编的部分。 5’ | ||
设计评价活动 (编制单元试卷、测试) | 45 | 1.试题能体现学科素养。 5’ 2.试题与单元评价目标一致性 。5’ 3.试题与单元评价方案一致性。 5’ 4.试题难易度设置适痔9国际天9国际IOS安卓全站刑荻 。10’ 5.试题选取的材料具有普适性。 10’ 6.题干指向明确,表述简洁 。10’ | |||
评委签名:___________
附件二:
教学设计评价量表
学科 | 设计者姓名 | 课时 | ||||
年级 | 课题 | |||||
评 价 项 目 | 权重 | 评价指标与分值 | 得分 | |||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 10 | 1.正确理解和把握单元内容,重点、难点分析准确。 4' 2.准确分析这些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或教材中的地位,准确定位分析本节内容与前后章节的联系。4' 3.根据教学目标创造性地使用和开发课程资源。2' | ||||
依据标准 课程标准、现代教育技术/理论 | 14 | 1.准确完整地找到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10' 2.能够准确地确定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标准。4' | ||||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28 | 1.有过程,有方法,学生确实能够通过过程获得所列方法。6' 2.有明确的情感态度指向,有明确的价值判断,且与本节学习内容直接相关。6' 3. 知识与能力目标与学生的前知识结构相关联并可测量。6' 4.目标总体上反映课程标准的要求。4' 5.语句描述上包括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四个要素。4' 6.语句描述简洁、指向清晰。2’ | ||||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情) 一般特征、初始能力 | 12 | 1.有对学习者共性特征进行描述(一般特征)。4' 2.对学习者前知识结构与现有能力有准确的描述。6' 3.描述的内容与本节学习内容直接相关。2'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16 | 1.重点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或学科发展重要,在知识体系中重要。4' 2.难点是老师指导、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4' 3.解决重点、难点的措施具体、明确、可操作并确实能够有效解决重点与难点。8' | ||||
教学环境选择和学生课前准备 | 8 | 1.环境选择描述准确(教室环境等)。2' 2.学生课前准备充分可行。2' 3.学生课前准备与课堂教学内容直接相关并得到检测或落实。4' | ||||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等 | 12 | 1.类型/内容要点、与本节学习目标相关。4'。 2.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具体准确、使用方法恰当。4' 3.通过该媒体的使用确实能够得出相应结论。2' 4.时间设置可行、合理。2' | ||||
评委签名:
附件三: 公开课教学评价量表
执教老师 学科 年级/班级 年 月 日
评价项目 | 评 价 要 素 与 标 准 | 评 价 等 级 | 项目小计 | ||||
教学目标 与内容 | 目标适切可行 | 4 | 3 | 2 | 1 | 0 | |
内容充实合理 | 4 | 3 | 2 | 1 | 0 | ||
符合课程标准和“两纲”精神 | 4 | 3 | 2 | 1 | 0 | ||
符合学生实际 | 4 | 3 | 2 | 1 | 0 | ||
教学设计 与过程 | 教学设计的创意 | 5 | 4 | 3 | 2 | 1 | |
教学情景的创设 | 5 | 4 | 3 | 2 | 1 | ||
教学内容与教法选配 | 5 | 4 | 3 | 2 | 1 | ||
重点难点的把握 | 5 | 4 | 3 | 2 | 1 | ||
启发指导的能力 | 5 | 4 | 3 | 2 | 1 | ||
调控应变的能力 | 5 | 4 | 3 | 2 | 1 | ||
教法 与学法 | 教学气氛的营造 | 5 | 4 | 3 | 2 | 1 | |
教学手段合理性 | 5 | 4 | 3 | 2 | 1 | ||
知识讲授的准确性 | 5 | 4 | 3 | 2 | 1 | ||
教学语言表达 | 5 | 4 | 3 | 2 | 1 | ||
学生学习情绪和学习态度 | 5 | 4 | 3 | 2 | 1 | ||
学生自主行为和思维表现 | 5 | 4 | 3 | 2 | 1 | ||
教学 效果 | 学生知识的掌握 | 6 | 5 | 4 | 3 | 2 | |
学生情意的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 | 6 | 5 | 4 | 3 | 2 | ||
学生长远的发展(思维与智能的发展) | 6 | 5 | 4 | 3 | 2 | ||
教学目的达成度 | 6 | 5 | 4 | 3 | 2 | ||
教学策略加分 | 创新点、兴趣点、思考点、互动点 | 4 | 3 | 2 | 1 | 0 | |
简评 | 总计 得分 |
评委签名:___________
文章录入: 录入时间: 2021-03-02 点击数:10588